濉溪县救助站为走失19年七旬老人搭建温暖回家路千里送返乡
血脉亲情无法遗忘,这一场重逢,他们已经等了太久太久。一声“妈”释放了多年的期待,感动了在场的工作人员。喜极而泣的幸福,在这一刻打破了南宁市救助站的平静,一位年愈七旬的老人终于回到离别十九载的家乡。
19年前一个晚上,家住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的李某娟因精神障碍走失,她的家人四处寻找,却始终毫无进展,日子一天天过去,走失的亲人杳无音信成了一家人心中无法磨灭的痛,期盼老人回家,成了他们最大的心愿。
2023年4月17日晚,濉溪县公安局百善派出所在濉溪县百善镇青卫村发现一名女性流浪人员,无法获知身份信息,送至濉溪县救助站。濉溪县救助站因其疑似患有精神疾病,及时送医治疗,同时在全国寻亲网、今日头条上发布寻亲公告。4月19日,合作警官比对出该受助人员名叫李某娟,户籍地址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东葛路,丈夫姓刘,户籍显示已注销。
濉溪县救助站把相关信息发给南宁市救助站帮忙核实。南宁市救助站核查一个多月,没有查到李某娟和其丈夫信息。濉溪县救助站通过沟通询问、户籍查询,得知她叫“李某娟”,1954年生,娘家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父亲李某光,母亲刘某芳,濉溪县救助站把相关信息发给崇左市救助站帮忙核查,也未查询到家人信息。
寻亲线索就此断了。濉溪县救助站工作人员想到实地寻亲,但是路途遥远,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且能否成功寻亲,未知系数较大。
经过几个月的悉心照顾,李某娟的精神状态有所好转,事情有了转机。8月中旬,濉溪县救助站邀请安徽卫视记者刘会军来到濉溪县救助站阳光寻亲工作室,为李某娟录制视频,通过“军哥寻亲”发布寻亲视频。当天晚上,有网友看到视频后,联系“军哥寻亲”,告知李某娟身份信息。第二天上午,濉溪县救助站与李某娟丈夫取得联系,确认身份信息,寻亲成功。
濉溪县救助站及时向县、市民政部门汇报,县民政局同意救助站由1男1女2名工作人员乘坐高铁护送李某娟返乡方案,市民政局委派1名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陪同护送。
8月23日,李某娟在市、县两级救助站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坐上了回家的火车。
晚上19时30分,在南宁市救助站,经过十几个小时千里路程的颠簸,李某娟见到了离别19年的亲人。李某娟的丈夫、女儿、弟弟、妹妹、发小等十几名亲属朋友围绕在李某娟身边,激动得争相与她相认、聊天。女儿喊了一声“妈”与母亲拥抱在一起的场景瞬时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了解到李某娟在濉溪县救助站得到了很好的照顾,精神状况看上去很好,李某娟的亲属朋友激动的一遍一遍说着“感谢党和政府,感谢你们送李某娟回来,感谢你们的照顾”。李某娟女儿将一面印有“助人为乐寻亲人,感谢人民好人多”鲜红的锦旗递交到救助站工作人员手中,表达感恩之情。救助站工作人员边接过锦旗边哽咽着说道“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临别时,李某娟亲属突然拿出一个厚厚的红包塞了过来“这是我们亲属的心意”,救助站工作人员婉拒了红包。
濉溪县救助站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秉承“自愿求助,无偿救助”原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流浪乞讨人员服务。2023年为31名流浪人员成功寻亲接送返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