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十九载 市社会福利中心助聋哑游子归家
寻亲,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温暖奔赴。4月21日,在淮北市社会福利中心的努力下,离家十九载的聋哑游子淮强义,终于与远在无为市的家人团聚。
淮强义的人生充满了坎坷。2006年,他因种种原因离家出走,从此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在被淮北市救助管理站救助且寻亲无果后,2019年,他被安置在淮北市社会福利中心进行集中供养。初到中心时,他患有癫痫和精神疾病,身体状况不佳,精神状态较差,中心给予了淮强义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专业的治疗,精心照料他的生活起居。然而,在他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回家。一天,淮强义突然将一张写有“回南京”字样的纸条塞到了工作人员手中,并通过肢体动作表达出回家的渴望。市社会福利中心高度重视,中心工作人员开始更加频繁地与淮强义沟通,试图从他的只言片语和记忆碎片中寻找线索。淮强义是聋哑人,且患有精神疾病,沟通起来十分困难。但大家没有放弃,用耐心和爱心一点点地打开他的心扉。每一次交流,工作人员都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经过无数次的尝试,淮强义终于写下了一条关键的线索——“凤河村”。
结合之前“回南京”字样的纸条,中心判断,该村庄可能位于南京市附近。中心迅速展开查找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细节。经过一番努力,中心工作人员发现,无为市无城镇凤河村有一位名叫李某发的人,特征与淮强义较为吻合。为了进一步核实情况,4月21日,中心工作人员陪同淮强义驱车前往凤河村。
在凤河村,一位年龄较大的村医看到淮强义后,一眼就认出了他,家乡的风景也唤起了淮强义的记忆。经核实,大家终于确定了他就是走失多年的李某发。他的老母亲和老父亲早已等候在家门口,当淮强义走进那熟悉又陌生的家门时,一家人紧紧相拥,十九年的思念与牵挂在这一刻化作了幸福的泪水。
淮强义的父母紧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激动地说:“太感谢你们了,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可能这辈子都见不到儿子了。”
照顾好每一位特困人员是中心的使命所在。未来,中心将继续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围绕“一老一小”,坚持养、治、康、教、社会工作五位一体建设,用爱心和行动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