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连心”工作法 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
淮北市相山区东街道供电社区地处老城区,社区以党建引领打造“四连心”微实事小区治理工作法。通过强组织、抓治理、提服务,创新治理新模式有效解决群众迫切需求的小区治理、居民服务等民生问题,为辖区居民提供看得见、够得着、感受到的服务,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社区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组织连心 建强阵地+搭建连心桥。配强配齐4个党支部班子人员,完成退休党支部的组织机构搭建;开展“一网格一支部”建设,定期召开网格党支部、居民议事会工作推进会,制定一网格一特色一月一主题活动。成立了3个“红色业委会”,2个物业管理委员会,加大对物业公司的督导,小区的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观,各类安全隐患得以有效消除,基础设施有序完善。单建和联合建立3个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制定物业管理机制和联动机制,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实现党组织对小区物业服务的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工作引领,小区物业服务水平有效提升。在居民楼道内安装亮身份展板325块,通过亮出各类人员的身份、任务职责、服务项目动员辖区居民、党员主动参与楼栋治理,以党员见面会、“睦邻洁”清洁家园、邻里互助等活动为平台,持续提升小区治理能力和水平,线下集中开展红色串门2250次,建立8个微信群,依托东街e睦小程序,实现线上线下沟通交流、互帮互助、团结和睦的邻里关系。
利益连心 享受权利+履行义务。紧紧围绕群众关注的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推行“五事议事法”,大力开展居民公约进小区、进楼栋、进家庭“三进”活动,让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反映、采纳和反馈,加快“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工作理念转变,使“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逐渐成为常态。截至目前,成功解决供电小区物业引进、一工区小区车辆自管、充电桩安装、化粪池清理等20余个小区协商问题案例,成功化解辖区居民矛盾,进一步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幸福感;动员广大居民参与业主委员会选举,小区绿化、清洁、停车、物业监督等小区建设事项,协商制定《小区车辆管理条例》,形成《楼栋公约》、《居民公约》等规章制度,有力的保障居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党组织凝聚力、影响力和渗透力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自治共治成效显著。
服务连心 群众需求+资源利用。以居民的现实需求为工作导向,依托现有资源,增建“睦邻益站”、“居民议事角”、“ 议事亭“等议事活动场所8个,建立健全“每月定期议事,特殊情况随时议事”工作机制,共同商讨解决小区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定期召开大党委联席会,举办共建活动,围绕社区建设、社区治理和居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共商共议共决,形成社会协同和社区共治机制。定期招募小区党员志愿者,组建580睦邻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邻里守望、平安巡防、“睦邻洁”环境整治、助人为乐等居民可感可知的贴心服务事项。截至目前,已招募到党员志愿者近1500多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260余次。组织七彩志愿服务队开展红色睦邻志愿活动与共建单位携手开展关爱老弱,助残助困、矛盾调解、医疗保健、便民服务等其他公益性社会活动。
文化连心 文化传承+时代精神。延续和谐邻里关系,以学习楼道、孝老爱亲、摄影楼道、志愿服务文化楼道为基础,进一步拓宽小区功能示范渠道,新增孝老爱亲文化、党建文化、健康文化等功能板块,以“生活、信仰、志愿、传承”等为主题,通过文化展示发挥传承作用;利用党群服务阵地为兴趣爱好的居民搭建活动平台,定期开展邻里间互帮互助、楼道好人评选、清理卫生、健康知识、法治宣传讲座、文化艺术才艺展示和交流等活动,促进了邻里之间情感沟通,增强楼道居民的归属感、亲切感,增进邻里友谊,提高艺术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