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面塑进校园 传统文化润童心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小朋友积极参与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中来,培养小朋友动手实践能力,淮北市社工站积极推进“五社联动”。11月7日淮北市相山区渠沟镇社工站联合市文化馆,将非遗文化引进校园,把非遗传承人请进教室,向留守儿童当面传授技艺,激发了孩子们保护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商运平老师用温和的语言,清晰地告诉小朋友“面塑,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传统民间工艺,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接着,向孩子们介绍了面塑的起源、传承、捏面人技艺,展示了类型多样、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面塑作品,耐心地讲解制作面塑作品的过程和方法,吸引小朋友走近面塑、亲近面塑。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围拢在老师周围,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将制作步骤熟记于心,然后,各自拿起桌上的一块块彩泥,运用捏、搓、揉、掀等面塑技法,在他们的手中变化多端,不多时,一个个生动的面塑作品在大家的手中诞生,现场洋溢着欢快热闹的气氛。
此次“非遗面塑进校园”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眼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小朋友零距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同时,增强了孩子们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下一步,社工站将会以党建为引领,整合多方资源,挖掘传统文化,让更多丰富的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到小朋友身边,引导小朋友成为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