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四举措构建低收入人口常态化救助帮扶体系
加强认定工作。建立镇级低收入人口救助服务中心,按照“户申请、村核实、镇审批”的程序,实现“一次申请,分类审核确认”,工作内容二合一,办理时限为15个工作日,特殊情况可延长至20个工作日。
深化平台建设。拓展淮北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功能运用,兼容防止返贫监测信息,打通操作系统信息壁垒,强化12个部门间信息共享,设置医疗费用支出、教育支出等62项预警指标,系统内形成的电子档案可循环利用,确保困难群众早发现、早救助、早帮扶。
优化帮扶政策。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在强化兜底保障的同时,会同相关部门完善低收入人口就业救助、产业帮扶等发展性政策措施;加快多元化救助帮扶发展,落实渐退期、就业成本扣减等政策,建立促进有条件的低收入人口增强劳动就业意愿的机制,激发其内生动力实现就业。
完善运行机制。建立信息数据汇集共享,信息分层管理、因需推送、分类救助、结果反馈的闭环运行机制。教育、住建、医保等12个部门,每月5日前,在淮北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内上传更新数据,同时在账户内动态处置由民政部门推送的低收入困难群众救助需求信息,及时将办理结果反馈至民政部门,实现“一门受理,协同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