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慈善力量 共建温暖之城 ——我市慈善工作蓬勃发展惠民生
慈善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凝聚人心、温暖社会的崇高事业。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我市慈善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扶危济困、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
一、完善政策体系,筑牢慈善发展根基
我市始终高度重视慈善事业发展,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市民政局积极履职,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及省配套法规政策,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优化办事流程、落实优惠政策等措施,不断激发各类慈善主体活力,为慈善组织健康成长和慈善活动规范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努力营造有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培育慈善主体,激发慈善组织活力
我们积极培育发展各类慈善组织,支持慈善行业协会发挥枢纽作用。全市已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数量稳步增长,其内部治理、项目运作、信息公开能力持续提升。通过专业培训和指导,推动慈善组织向专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打造了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慈善项目和优秀公益机构,成为吸纳慈善资源、提供慈善服务的中坚力量。
三、拓展募捐渠道,汇聚社会爱心资源
充分运用传统与现代手段,不断创新慈善募捐方式。在巩固线下募捐的同时,“慈善一日捐”、“社区基金”、“冠名基金”等形式多样的募捐活动深入人心,企业、社会组织、市民群众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的热情持续高涨,慈善资源总量不断扩大。
四、实施精准项目,提升慈善服务效能
坚持需求导向,围绕困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准设计和实施慈善项目。在助医、助学、助老、助残、济困、救灾等领域持续发力,今年以来,先后实施“慈善情暖万家”助困项目、“阳光行动”慈善助医助困项目、“慈善希望小屋”助学项目、“爱满相城”慈善助老项目、“善佑成长”慈善助幼等项目,共惠及困难群众2000余人。这些项目精准对接需求,确保了善款善物高效使用,让困难群体真切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五、弘扬慈善文化,营造向善社会氛围
加大慈善宣传力度,通过媒体报道、事迹宣讲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慈善法规、弘扬慈善理念、讲好慈善故事。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推动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引导更多人知善、向善、行善,使崇德向善、乐善好施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