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以“民政讲堂”为载体 推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淮北市民政局以“民政讲堂”作为淬炼民政干部队伍的重要平台,通过系统化设计、精准化赋能与常态化推进,构建起“学理论、精业务、强实践、促提升”的能力培养体系,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构建多元内容体系,促提高。紧扣民政工作“为民服务”核心,实现理论与业务、宏观与微观的有机融合。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原文研读、专题解读等形式强化理论武装,提升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聚焦核心业务:围绕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会组织管理、慈善事业等重点领域,针对低保审核、特困供养、异地救助等实操难点开展专题授课,确保干部吃透政策标准与流程规范。结合基层调研发现的“信息壁垒”“服务短板”等问题,设置案例剖析、经验分享环节,推动干部从实践中找方法、明思路,很好的促进民政业务发展。
创新讲堂运行模式,促实效。通过多元形式设计打破传统培训壁垒,推动学习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构建“业务骨干主讲+专家辅导+模范分享”模式,既安排科室长讲政策、析案例,又邀请省、市级领导、高校学者解读前沿理念,还组织先进典型现身说法激发担当意识。采用“主讲+交流+点评”三位一体模式,设置现场答疑、情景模拟、结构化研讨等环节,将讲堂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练兵场”。截至目前,已开展“民政讲堂”19期,受益干部职工1300余人次,有力的促民政干部业务能力提升。
健全保障机制,促发展。通过制度建设确保讲堂落地见效,自“民政讲堂”开展以来,市民政局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筹备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筹备小组深入调研民政工作实际需求,结合当前民政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精心规划讲堂内容体系。在课题征集方面,不仅面向局内各科室广泛征集业务类课题,还积极邀请民政服务机构、社会组织负责人等提供专业视角的课题建议,力求使讲堂内容丰富多元、贴合实际。近三来,收集民政工作业务30余个课题,很好的解决了民政工作中的“瓶颈”问题。
今后,淮北市“民政讲堂”会持续开展,落实每俩月开展一次,由党组成员带头,机关干部人人讲,逐步实现业务知识全覆盖,既解决工作中面临的重难点问题,实现干部职工由一人一专向一人多专、一专多能转变,推进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