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动态监测 提升救助精度
构建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实现“数据联动”。依托淮北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汇集教育、人社、住建、医保等14个部门的50类信息数据,构建覆盖全市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实现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等全体低收入人口的统一归集与管理。针对医疗支出骤增、突发失业、教育负担过重等关键风险点,设置智能预警规则,系统触及风险阈值,将自动生成预警信息,并推送至基层工作人员处进行核实,变“被动申请”为“主动发现”。
健全主动发现机制,确保“应救尽救”。强化基层队伍的力量,构建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主动发现网络,将全市4.39万低保对象、0.53万特困人员、0.85万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和刚性支出型困难家庭成员,4.48万退出低保特困不满2年、新申请不符合低保特困救助条件的及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动态监测范围。整合社区网格员、社工、志愿者等力量,建立“主动发现工作队”,对重点人群进行定期走访摸排,及时了解其生活状况和困难需求。
强化部门协同响应,做到“即时干预”。对监测发现和主动报告的困难情况,建立快速响应的部门协同机制。对预警信息,基层工作人员须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上门核查。根据核查结果,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启动相应救助程序;对需要其他部门介入的,通过平台一键转办,确保困难群众得到“一站式”救助,不断提升低收入人口保障工作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皖公网安备 34060002010016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