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数字”界桩 共筑和谐边界
为巩固行政区域界线勘界成果,加强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维护行政区域界线毗邻双方和谐稳定。市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的各项规定,按照新的界桩制作安装标准开展宿淮线界桩更换工作,有效提升了平安边界建设的实效。
统筹部署,压实责任
自2025年宿淮线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开展以来,市民政局积极统筹部署,结合联检任务,按照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分层管理原则,组织县区开展界线界桩实地摸排工作,掌握实际情况,形成一手资料。按照“谁管护、谁更换”的原则,我局将对宿淮线上损坏、移位及不符合新界桩标准的3颗市级界桩进行更换。
严格标准,长效管护
根据《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管理办法》、《新界桩相关标准》的相关规定和省民政厅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管理工作要求,对于亟需更换的3颗界桩统一升级制作为B型界桩。同时,指导县区做好界桩管护和界桩管护员管理工作,与管护人员签订界线界桩委托管理协议书,建立界线界桩管护的长效机制。
数字赋能,创新宣传
围绕界桩更换工作,积极拓宽区划地名工作的宣传渠道,创新工作思路,以“数字”技术赋能界线界桩。在新界桩上设置了二维码,通过扫码,可以清楚的了解界桩编号、界桩位置、界线长度、地址定位等基础信息;页面上还展示了《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管理办法》、《民政部关于开展“乡村著名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等宣传内容,将地名文化、边界文化和政策法规有机结合。
目前,3颗市级界桩已全面完成更换,“数字”技术的赋能,实现了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等基础信息的协同共享,界桩的权威性、严肃性和法定性进一步增强,保障了两市行政区域界线走向清晰,推动了平安边界建设工作,巩固了边界地区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