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行政区域界线界桩分布图》完成编印
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对于维护地区稳定、保障社会秩序具有至关重要的重要意义。为巩固行政区域界线勘界成果,提升界线管理信息化、可视化水平。近期,市民政局组织完成《淮北市行政区域界线界桩分布图》编绘印刷工作,成为继设置界线界桩二维码之后又一界线管理工作亮点。
一、全面整合,夯实数据基础
本次编绘共梳理省级界线2条,全长94.864千米;市级界线3条,全长436.101千米;县级界线5条,全长101.489千米;对每条界线的勘界时间、界桩数量、界桩编号重点标注。本图涵盖省、市、县三级界桩共计33颗(其中省级界桩3颗,市级界桩24颗,县级界桩6颗),详细标注了界桩照片、界桩编号、界桩位置及管护单位等核心信息。
二、数字赋能,提升管理效能
本次编绘采用数字地图技术,将界线走向与界桩位置精准定位叠加,形成《淮北市行政区域界线界桩分布图》。图幅范围北至杜集区段园镇、南至濉溪县双堆集镇、东至龙脊山风景区,西至濉溪县铁佛镇,四色印刷全开幅面,比例尺为1:110000,最大限度的承载了淮北市行政区域界线最全面、最详细的界线界桩信息。通过将地图和界线界桩分布相结合,让抽象的“界线”可感可知,让“界桩”分布位置一目了然。
三、深化认知,筑牢平安边界
《淮北市行政区域界线界桩分布图》作为界线界桩管理工作一手资料,为界线巡查、界桩维护提供了精准指引;探索了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管理工作的新路径。市民政局将印制的分布图分发至三区一县和涉及界线界桩管理工作的镇(街道)、村(社区),进一步增强群众对行政区域边界建设的关注度和界桩保护意识;同时将此项创新成果与宿州、亳州等毗邻地市共享,为界线毗邻双方协同共治、共建平安边界夯实基础。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积极探索边界管理工作新方法,加强与毗邻地区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合作,不断完善边界和谐共管体系,为边界地区的稳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