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担当 展作为 践使命 “五为”行动展风采——市民政局深入推进“我为基层解难题”行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民政系统党员干部树牢“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以“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在提升服务基层和群众质效上强担当、展作为,市民政局围绕“我为基层解难题”,结合民政业务,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模范机关建设,不断为加快建设“五宜”幸福城市,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淮北篇章贡献民政力量。
一、用心用情,筑牢兜底保障体系
在全国率先开展推动防止返贫帮扶政策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衔接并轨试点工作,创新构建“监测体系、标准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责任体系、评估体系”六大体系,实行“一门受理、一窗办理,协同服务”“一次申请,分类审核认定、分层分类救助帮扶”,推动低收入人口认定标准优化、认定流程简化、享受政策扩面、系统功能升级,扩大了救助范围,提升了服务效率,统筹了救助政策,识别更精准、救助更快捷、服务更温暖,实现了基层减负和便民利民的统一,有力推动了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进一步筑牢了困难群众的返贫防线。试点工作受到中央领导人,民政部、省委、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以第一名成绩荣获民政部2023年度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农业农村部5次、民政部3次、张曙光副省长3次来淮调研指导试点工作,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农村要情》2024年第1期和中央改革办刊发淮北试点经验做法,2024年5月成功承办全国低收入人口认定和动态监测工作座谈会,面向全国17个省(市)介绍淮北试点经验。
二、求精求变,拓展养老服务供给
全面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贯彻落实省民政厅关于农村养老服务的“1+2”文件要求,按照《安徽省农村养老服务指导意见》,以农村幸福院建设和农村敬老院管理服务提升两项工作抓手,建设完成烈山古饶镇草庙村、濉溪百善镇道口村、四铺镇大曹村等15家农村幸福院建设任务,全市村级养老服务站覆盖率达到45%,对全市5家公建公营敬老院进行功能性和安全性改造提升,切实提高公办敬老院的兜底服务能力。开展经济困难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通过政风行风热线、官方网站等宣传渠道,普及宣讲针对低保全失能老年人的集中照护政策,核定各县区照护标准,公示具备照护条件的公办养老机构名单,摸排梳理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老人,印发《淮北市中央财政支持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指引(试行)》,截至目前,全市69名符合条件的低保失能老人入住特困供养机构享受兜底保障待遇。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和家庭养老床位建管的通知(试行)》,规范工作开展,全年完成98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三、教护并重,做实做细未保工作
有效推动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与教育、卫健、残联等部门建立定期交换数据机制,实现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有关数据信息互通共享、比对分析。截至11月,全市共发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7318人次,累计发放资金1069.92万元;联合定点医疗机构,为全市集中供养孤儿和散居孤儿开展“明天计划”体检活动,有99名孤儿参与“明天计划”体检项目,使用资金共计6.8万元;打造“皖美护童——情满相城 共护未来”品牌项目,市、县(区)共建设5个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均已纳入省项目库,投入资金45.8万元;争取中央、省、市资金共计28.9万元,开展安全知识宣讲、六一儿童节等主题活动20场,服务人数1000余人次;开展“阳光夏日 快乐成长”主题夏令营,为30名符合条件的儿童进行了为期7天的服务活动。
四、扶危济困,大力弘扬慈善精神
召开“中华慈善日 ”和“淮北慈善宣传月”部署会,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中华慈善日”暨“淮北慈善宣传周”主题宣传等系列活动的通知》。中华慈善日当日,联合市直机关工委、团市委、市妇联、市总工会,市残联等多家单位召开了启动仪式,各县(区)领导、市县两级民政工作负责同志、慈善组织、爱心企业以及志愿者共200余人参加此次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市区(县)各地开展各类宣传活动97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2400余份,宣传覆盖达12000余人次。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踊跃参与慈善捐赠活动,把慈善事业与“好人之城”的城市品格相融合,不断开创淮北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宣传深入到基层,将“中华慈善日”的内涵融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积极打造“好人之城”。谋实项目,善款使用好。目前,各地各类新媒体开展慈善相关宣传29次,相关报道材料达38篇。截至目前,2024年“慈善一日捐”累计募集善款32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