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三治融合”组合拳 推动基层治理新提升
近年来,我市在“三治融合”乡村治理试点中紧紧围绕主题,扎实推进试点任务、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了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创新成果。杜集区石台镇梧桐村,自“三治融合”工作开展以来,该村率先响应号召,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自治、金色德治、蓝色法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一、“绿色”自治谋创新,为三治融合蓄能攒劲
村民自治充当了梧桐村“三治融合”工作的蓄能池,为 “三治融合”工作增添了一抹能量“绿”。在自治实践的探索中,梧桐村不断创新治理机制,以激发基层社会内生动力为杠杆,撬动地方特色自治体系的搭建。一方面,以解决“五最”难题(即最恨、最急、最怨、最烦、最盼)为突破口,实行专项自治,狠抓主要矛盾、实行对症下药,寻求最大程度地满足村民日常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以此增强广大村民对本地自治工作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创新村民议事协商和管理模式,重视吸纳非户籍居民、社会组织、驻村企事业单位等主体参与协商,扩大了村级自治主体,为村级治理注入了多元化的新鲜血液,激发了基层自治活力,以此强化了多元主体参与乡村自治工作的自我效能感。通过解民忧、赋民权的双向统筹,为德治、法治工作奠定了民众基础,也为“三治融合”善治局面的形成蓄能攒动。
二、“金色”德治润人心,为三治融合助力增效
梧桐村在德治工作中以培育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勤劳节约等善行义举为“三治融合”工作增添了一抹道德“金”。首先,该村在广集民智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特色,制定并印发了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梧桐村村规民约三字经》,将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理念融入对村民言行举止的规范中,推动村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充分利用村级文化礼堂组织开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展演、德治讲座、文艺巡演、展播道德题材的优秀影视剧等活动,同时发动村民挖掘当地好人好事并进行大力宣传,上下齐心共营德治氛围。此外,倾力打造“家风家训”主题公园,建设家规廊、家谱墙、家福集、家颜区,促使良好家风家训以物质载体的形式融入村民日常生活环境之中,发挥优良风气的“润物细无声”作用。
三、“蓝色”法治正风气,为三治融合保驾护航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实施在于人”,该村领导班子知行合一、紧抓落实,深化法治建设工作机制,推动法治乡村落地生根,不断提升法治对村民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为“三治融合”工作增添了一抹正义“蓝”。其一,深入开展“三官一员一法律”的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法官、检察官、警官、司法助理员、律师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邀请专职律师及时向村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咨询、法律宣传、法律援助、心理调适等服务,将普法活动送到居民家门口;同时及时了解并纾解群众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黑恶不滋生”的目标。其二,创新利用乡村夜校平台,开展法治专项知识培训活动,细致讲解《民法典》等常用法律知识,帮助村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丰富村民法律知识储备、提高村民法治素养,编织了乡村治理工作的法治防护网。
梧桐村在探索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善治之路上注重各模块的特色发掘,赋予各模块不同的颜色标识,以此明确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地位,以及自治、德治、法治在乡村治理工作中的功能定位,走出了一条色彩斑斓且交相辉映、内容丰富且效用突出的“三治融合”之路。